水解酸化池工艺特点及说明。水解(酸化)工艺属于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的改进型,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城市污水,它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4小时,能在常温下正常运行,不产生沼气,流程简化,并在基本不需要能耗的条件下对**物进行降解,降低了造价和运行费用。? 水解池内分污泥床区和清水层区,待处理污水以及滤池反冲洗时脱落的剩余微生物膜由反应器底部进入池内,并通过带反射板的布水器与污泥床快速而均匀地混合。污泥床较厚,类似于过滤层,从而将进水中的颗粒物质与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 由于污泥床内含有高浓度的兼性微生物,在池内缺氧条件下,被截留下来的**物质在大量水解—产酸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物质(如**酸类)。经过水解后的污水的可生化性进一步提高,通过清水区排出池外进入后续好氧系统进一步处理。由于上述原因以及水解酸化的污泥龄较长,所以在污水处理的同时,污泥得以稳定减容。在水解酸化池中,主要以兼性微生物为主,另含有部分甲烷菌。? 水解酸化池中COD的降低,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过程中吸收**污染物作为营养物质,以及大分子物质降解为**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同时还包括硫酸盐的还原、氢气的产生及少量的甲烷化过程等。? 总之,水解(酸化)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多功能的水解(酸化)池较功能专一的传统初沉池对各类**物的去除效率高,节能降耗。? 以多功能的水解池取代功能专一的初沉池,水解(酸化)池对各类**物的去除率远远**传统的初沉池,其COD、BOD、SS去除率分别达到25-30%、15-25%、65-70%,从数量上降低了对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水解池用较短的时间和较低的能耗完成了部分**污染物的净化过程,使该组合工艺较常规工艺节能20%~30%。? 2)污泥相对稳定? 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较常规工艺污泥量减少了15~30%,整个工艺的剩余污泥zui终从水解酸化池排出。由于采用缺氧处理技术,在处理水的同时,也完成了对部分污泥的减容处理,简化了传统处理工艺流程,同时水解(酸化)池内污泥稳定,容易处理与处置。? 3)基建费用低,运转管理方便? 水解(酸化)工艺基建费用较常规初沉池基建费用低,且不需要大量的水下设备维护,处理效果稳定,管理方便。? 水解酸化池填料采用:弹性立体填料,龙翔环保弹性填料规格有Φ150mm、Φ160mm、Φ180mm、Φ200mm,它弹性丝条空隙可变性大,不堵塞、不结团,比表面积大,耗电小,寿命长,造价低。 十五,水解酸化池填料特征解析。水解酸化池,从原理上讲,水解(酸化)是厌氧消化过程的*、二两个阶段但水解(酸化)工艺和厌氧消化追求的目标不同,因此是截然不同的处理方法。水解(酸化)系统中的的目的主要是将原水中的非溶解态**物转变为溶解态**物,特别是工业废水处理,主要是将其中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 ? ? 而水解、酸化的目的是为混合厌氧消化过程中的甲烷化阶段提供基质。其作用是:一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将大分子**物转化为小分子;二是去除废水中的COD,部分**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 ? ??水解酸化池填料--弹性立体填料,龙翔环保公司筛选了聚烯烃类和聚酰胺中的几种耐腐、耐温、耐老化的优质品种,混合以亲水、吸附、抗热氧等助剂,采用特殊的拉丝,丝条制毛工艺,将丝条穿插固着在耐腐、高强度的中心绳上,弹性填料由于选材和工艺配方精良,刚柔适度,使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制成了悬挂式弹性立体填料的单体。 ? ? 产品特征: ? ? 水解酸化池填料--弹性立体填料与硬性类斜管填料相比,孔隙可变性大,不堵塞;与软性类填料相比,材质寿命长,不粘连结团;与半软性填料相比,表面积大、挂膜迅速、造价低廉。因此,该填料可确认是继各种硬性类填料、软性类填料和半软性填料后的*四代高效节能新颖填料。 ? ? 挂膜快、脱膜容易、生物膜生长更新良好、耐高负荷冲击,CODcr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充氧性能好,可对气泡进行多层次碰撞,密集型切割,可大大提高氧的利用率。 十六,生物填料又叫生物膜的载体,简单地说就是在生化处理中给微生物提供一个栖息和生长的场所,同时它也是固定微生物的载体。其发展过程从固定式至移动式,从硬性、软性、半软性至弹性,品种繁多,各有千秋;目前,以PP、PE等聚合物为原材料的弹性立体填料在厌氧水解反应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 ?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属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而印染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因其处理效果显着、操作方便而被大家所广泛接受,尤其是以先水解酸化再接触氧化为主的处理工艺,采用得更为广泛。该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生物载体(俗称填料)。 ? ? 弹性立体填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印染废水厌氧水解处理的效率、效能、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均有直接影响。 ? ? 产品介绍: ? ? 弹性立体填料筛选了聚烯烃类和聚酰胺中的几种耐腐、耐温、耐老化的优质品种,混合以亲水、吸附、抗热氧等助剂,采用特殊的拉丝,丝条制毛工艺,将丝条穿插固着在耐腐、高强度的中心绳上,弹性填料由于选材和工艺配方精良,刚柔适度,使丝条呈立体均匀排列辐射状态,制成了悬挂式弹性立体填料的单体,弹性立体填料在有效区域内能立体*均匀舒展满布,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的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这一特征与现象是国内目前其他填料不可比拟的。 ? ? 弹性立体填料弹性丝条空隙可变性大,不堵塞、不结团,比表面积大,耗电小,寿命长,造价低。 十七,??弹性填料广泛用于生物接触氧化池、水解酸化池内作生物填料。对低浓度的生活污水,中浓度的印染废水、造纸废水、含油废水,高浓度的食品工业废水,化工废水等,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 ??弹性填料选用耐腐蚀、耐高温、耐老化的聚烯氢类和聚酰胺配以亲水、吸附、抗热痒等助剂的混合共聚物为材料,采用特殊的拉丝,丝条制毛工艺,将丝条穿插固着在耐腐、高强度的中心绳上。弹性填料规格有Φ150mm、Φ180mm、Φ200mm、φ250mm四种规格。 ? ??弹性填料由于拉丝过程中运用了特殊工艺,弹性丝条表面引成波纹并带毛刺,借此提高其比表面积和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的性能。丝条以中心绳为轴呈螺旋形辐射状排列。在水中充分伸展,故立体分布均匀。具有一定刚性的弹性丝条可对充氧气泡进行多层次的碰撞切割,提高氧的转移率与充氧动力效率,同时丝条受气、水流的冲击,产生轻微的颤动而引成紊流,增加了水、气、与微生物的接触,提高了传质效应、促进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从而强化了废水的处理效率,具有使用寿命长、充氧性能好、耗电小、启动挂膜快、脱膜更容易、耐高负荷冲击、处理效果显着、运行管理简便、不堵塞、不结团等优点。 ? ? 由以上可得出:弹性填料对生活污水主要起挂膜,提高氧的转移率与充氧动力效率及截留微生物添加泥龄、便于污水污泥充沛触摸反响的成效。 十八,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Waring、Ditter等人先后以碎石、炉渣为填料进行了生物接触氧化法的试验。其后德国的We Jgand以烧结渣位填料发明了旋转生物接触器,20世纪20年代,德国的Bach和美国的Buswell又对生物接触氧化法进行了应用试验,得出BOD去除率zui高为69%,低的只有28%,效果非常不理想。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生产中采用的生物膜法处理构筑物仍是以碎石为填料,碎石比表面积小,占地面积大,卫生状况也不够好。由于早期的生物填料存在的这种缺陷,使生物膜法处理废水的技术未能进一步推广应用。 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人関川等人研究根据膨胀状态的活性污泥,其生物活性仍很正常这一现象,考虑将活性污泥加以固定,因此又注意到接触氧化法,开发了固定活性污泥(FAS Fixed activated sludge)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在曝气池内填充由聚乙烯制成的网络,用于处理生活污水、食品工业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其缺点是生物膜大量脱落,网格间隙堵塞。处理水质迅速较度恶化。在这个时期日本人津田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工作,在填料的空隙率,排列方式及其他方面做了某些改进,虽然如此,当时的接触氧化法仍然不能与活性污泥法甚至于生物滤池相比拟。 由于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大大地改进了填料的性能,推进了接触氧化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小岛贞男用以蜂窝状填料充填的接触氧化槽处理已被污染的多摩川河水,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小岛贞男的工作与前人的工作不同处主要在于他使用的不产生堵塞现象的填料,而前人则多使用悬浮物截留能力高的填料。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填料在接触氧化池中逐渐被采用。zui为典型的是以蜂窝填料为代表的硬性填料。但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蜂窝填料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端:比表面积较小,生物膜量少;填料表面光滑,不易挂膜;水和气在填料内横向不能流通,造成布水布气不均;易堵塞。 去除率为80%,BOD5去除率为80%~90%。但软性填料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易出现结团现象,降低了填料的实际使用面积,并且在结团区的中心易形成较大的厌氧区,影响了处理效果。因此这种填料的使用寿命较短,一般为两年左右。为克服软性填料的不足,随后出现了半软性填料、组合填料、弹性立体填料、悬浮型填料、固定化微生物型填料等多种的生物填料。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软性填料,克服了蜂窝填料的不足,软性填料之间的空隙可以随着水和气的流动而变化,避免了堵塞现象;组成这种填料的纤维丝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相对容易挂膜;软性填料加工方便,造价低。因此,当时看来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上海石化总厂涤纶厂采用装有这种软性填料的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水,容积负荷达到3.28kgCODCr/m3,CODCr? 综上所述,生物膜工艺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填料特性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开始的砂石等**填料发展到目前人工合成材料填料,人们不断完善了生物膜法废水处理技术,并使其优点进一步得到发挥。随着生物膜法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国内外水处理工作者不断研制、开发、生产和应用各种填料,为丰富填料类别、促进填料技术的发展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据估计我国每年需要消耗的填料已达15~20万m3,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对环保事业的日益重视,各种新型填料在废水生物膜处理工艺中必将发挥更加广泛的应用。